面對現今千變萬化的環境,醫護人員不但只是救急扶危這麼簡單,還要作多方面發展,例如:創辦課程,教育前線的醫護人員。醫療工作每一分一秒都充滿風險、挑戰,究竟醫生是如何保持初心,繼續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工作? 懷著一份好奇之心,我們採訪了伊利沙伯醫院外科副顧問醫生、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名譽臨床助理教授、2019年度十大傑出青年 – 鄭敏樂醫生。
讓我們看看這位傑青醫生,怎樣感動傷患者、感動患者的家屬,也感動著自己吧!
【專注事業】
滿足感 激發仁心
鄭敏樂醫生(Mina)除了是伊利沙伯醫院外科副顧問醫生,也是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名譽臨床助理教授。早前與團隊首創「三合一」盤骨骨折療程,救活傷患者,因而揚名國際,當然有好一些因素令她堅守理念,為香港作出貢獻。例如:一些嚴重骨折的病人,因為車禍、工業意外而倒下,以致盆骨碎裂,這時侯Mina的團隊使用三個方法,在手術室把三個出血的源頭制止。「創傷的傷者大多數都較年青,約30至40歲,都是家庭支柱,故此救得到他們,相等於救到一家人。」Mina指出以前有一個病例,一個大約40歲的地盤工人,被數噸重的重物撞到,當抵達急症室時,已經是昏迷休克的狀態,除了嚴重的盤骨骨折外,大腸也斷了,腳部的血管也撕裂了;因此醫護人員要用「三合一」療程處理盤骨骨折,也要開服做手術開造口,還需要做一些修復,把血液引流到腳部,而經過多次手術、及長達一年的復康物理治療後,這位創傷病人終於能夠站起來!醫療團隊繼而協助培訓他一些技能,後來他更轉行從事資訊科技行業。Mina認為,傷者能夠重獲新生,這種非筆墨所能形容的滿足感及使命感,激發她不斷去思考,怎樣能夠幫助更多的傷患者。
從醫多年來,的確有一些醫治個案,令鄭醫生有深刻的體驗。大約四年前,一位年約30歲的女病人,發生事故時,她正在駕車送小孩到興趣班,可是卻遇上交通意外。Mina娓娓道出,「入院後做電腦掃描,發現她的十二指腸穿了孔,情況嚴峻,我們立即開刀做手術,修補十二指腸,由於她交通意外前食得好飽,以致未消化的食物也走進腹腔裡,故手術團隊利用大量生理鹽水清理腹腔減低感染的風險。手術後,我跟她解釋情況,她卻面有難色地說:早知如此,車禍前我便不應吃得那麼飽。我便回應她,其實你也不知道會發生交通意外,對嗎?」
Mina繼而道出,這位女病人近日返醫院覆診,知道她康復之後再懷孕生了第二胎小孩,她對醫療團隊表示感激,並說如果當天沒有盡力搶救她,她這個小孩便不會出現在這世界上,而長子亦會因此失去了媽媽。
這個故事的確令Mina有很深刻的感受,努力去救回一個傷者,就等於救回一家人,為全家都重燃希望,意義重大,相信對任何一位醫護人員來說,都是很鼓舞的。
人生無常,珍惜當下
作為醫生必定會盡力搶救傷者,然而,也有輸的時候。
醫生見證着很多生命的流逝,傷者去到醫院,每當真的救不了,家屬們都會很傷心,面對哭斷肝腸的家屬,Mina細說:「作為外科醫生,經歷了這麼多年後,我發現《活在當下》是相當重要的,很多人都不知道,如常出外,結果下一秒就遇上意外,《今天的事今天做,要愛得及時》,否則便會後悔莫及,有些家屬趕到醫院後,竭斯底理地說:很遺憾趕不及跟至親說最後一句話!」
的確,愛是一種深遠廣大的力量,我們要愛得及時。
【傳承的責任、使命】
臨床工作以外,鄭醫生更把創傷救治的專業知識,傳授給前線醫護人員。
我的恩師李建恩醫生講過「教識一位醫生,比起自己救十個病人更加有意義,一對手做事有限;相反,教識一個團隊,可以救活更多的人」Mina跟她的團隊創辦了一個高級創傷課程,培訓前線醫護人員,此課程同時也成為醫院管理局轄下的指定課程,培訓醫療團隊。同時「演而優則導,現時香港的骨科醫生考專科試前,也需要修盤骨骨折課程,所以推動了我繼續做教育。」年紀輕輕的Mina,致力把醫學知識變成可持續發展的方向;儘管在培訓過程中,與團隊花盡心思,然而,能夠把自己擁有的知識傳承下去,卻是一件令她喜悅的事。
發揮個人力量,傳承知識,連繫社區
創傷急救的知識日新月異,除了教授醫護人員之外,Mina更從海外把《Stop The Bleed Course止血課程》引進香港,連繫了本地社區,把創傷救治的技術及知識普及化,帶到民間的層面,讓市民大眾更輕易處理傷患。
此課程目的是教導普羅大眾一些止血技巧,例如,當救護車未抵達前,市民除了等待以外,更可發揮所長,從旁協助傷者,提高存活率。是什麼機緣促使了Mina把課程引進到香港呢?「Stop The Bleed Course 的創辦者源於美國,在美國有很多槍傷的個案,當我們團隊從美國交流返港後,認為可以到本港的中小學教導這課程,令年青一代能及早接觸到創傷救治的知識。此外,政府機構如機電工程署,僱員需要經常接觸機械,受傷機會較大,故此一些基本的創傷課程亦較適合他們。其他界別如安老院舍也是其中目標。其實概念就如香港消防處找《任何人》去教導CPR一樣,令市民當接觸到大量流血時,能夠臨危不亂,並做基本的止血技巧。」在工餘時間發揮個人力量,為社區出力,這正是一個青年積極公民的社會責任。同時,連繫了本地社區 (Connect),讓市民大眾知道,初步創傷救治的技巧,並不是很難接觸的事情,間接令社會都會變得融洽起來。
至於海外方面,她跟團隊每一年都會到星加坡,教授一些創傷的專業課程,培訓東南亞以及澳洲的醫生有關創傷的知識。一些發展中的國家例如柬埔寨,他們有技術,可是沒有完好的系統去處理創傷病人,在創傷救治的系統裏,救治的先後過程,往往影響存活率。故此Mina亦教導他們怎樣制定這個救治創傷的制度。
談到培訓傳承,Mina直言現時的人手實在有限,未來期望能培訓新一批的導師,使導師們能教導更多的受眾,令普及性更大。也希望不久的將來能與本地的急救團體合作,把創傷救治的技巧,加持到他們的急救課程上。
疫情肆虐 如何面對?
面對現時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,作為仁醫,的確有點難處。Mina表示公營機構的工作量很大,例如內科病床的床位,幾乎長期都百分之百滿額,特別是在冬季流感高峰期,加上現時的疫症更是百上加斤。她直言:「醫護人員的裝備不太足夠,雖然如此,我會謹守崗位,盡力做到最好;如果政府能提供更多的支援會更好,例如實施封關措施、減少人流到香港,這對我們的幫助很大。人手不夠、裝備不夠、床位不夠,是不爭的事實。雖然於17年前已吸取了教訓,但現時仍未做得好,我們仍然有進步的空間。」
【工餘的自己】
作為醫生,進行手術時絕不可出錯,控制情緒是醫生必須要學懂的,為了能夠高度專注於手術,鄭醫生會透過做運動來放鬆自己,平衡情緒。「工餘時間,我會去跑步,而每到馬拉松比賽前夕,都會專程練習多一點,週末則會去行山;另一平衡工作及生活的方法,是潛水。海底的世界相當平靜,可以在完全清靜的環境下放鬆自己的腦筋。 」原來Mina也熱衷於音樂,例如拉小提琴及聽聽音樂,人的心情也隨之而變得放鬆。「拉得太緊條繩都會斷,放鬆過後,工作時能夠更加專注。」眼前這位年紀輕輕便懂得work-life balance、更懂得照顧自己情緒的女醫生,總散發出自信的力量。
做好自己,不忘初心
有什麼寄語給新世代醫生?她鼓勵大家做好自己的份內事,不忘初心,覺得正確的事便堅持去做,覺得不正確的便不去做:「我在十大傑出青年頒獎禮上曾經提及,知足知不足,有為有不為。要活在當下,懂得知足,同時也要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,認清目標,並努力去達成目標。青年人要學懂好好保護自己,努力做好自己,用實力說話,以平常心去面對每一件事。」
心目中的時尚及專業女性
談及現今香港男女性之間的地位,Mina強調還有進步空間,以本港外科醫生為例,都是以男性作為主導或佔大多數,故此期望將來會有更多的女性成為外科醫生,她認為時代女性所擔當的角色,都是多方面的、面面俱圓的,除了要顧及工作之外,還要關注家庭,在香港當女性實在是不容易的。
她表示一個時尚及專業的女性,必然能在其專業領域上發放光彩,努力不懈,堅持自己信念;時尚的定義則是要緊貼時代的脈搏,「家庭主婦也不能只著眼於自己的家事,亦要放眼世界,了解更多國際大事」。
面對瞬息萬變的環境,女性也要提升自我價值,吸收更多知識、經驗,祝願各位女性都能緊貼時代、放眼國際、綻放光芒,讓外界看見香港女性的力量!
電話︰(852) 2543 8913
電郵︰info@jcicitylady.org.hk
Copyright © 2020 JCI City Lady All Rights Reserved.